一、写像性概念
写像性也称为图像清晰度、鲜映度、成像性等,表征材料成像能力或失真程度,成像性是材料本身光学属性之一,数值表示符号C%,清晰度值C%越高、失真度越低,成像性越好,图像越清晰,具有写像性指标材料包括薄膜、光学膜、汽车金属漆、油漆涂料、纸张等透明及不透明材料。
图例1:成像性对比试验
不同清晰度的薄膜放置在同一条形码上显示的条形码清晰度情况。
备注:塑料片的清晰度由清晰度计ICM-1T检测,清晰度C%由大到小。
清晰度值C%越小,失真度越高,薄膜清晰度越差,成像性越差,图像越模糊。
二、成像性检测方法
被检测样品包含透明和不透明材料,对应测试方法为透射法和反射法,透射法采用0°/0°光学结构,反射法采用45°/45°或60°/60°光学结构,运用清晰度检测设备光栅定距移动,得到清晰度设备光源图像的最大/最小光通量,计算样品的清晰度值。
图例2:成像性测量方法图
对于透明材料(例如塑料薄膜类)使用透射法测量。
对于不透明材料(例如金属漆类)使用反射法测量。
三、成像性计算方法
成像性表示为C%,C为Clarity首字母,数值越大,清晰度值越大,成像性越好。
1、计算公式:
C=(M-m)/(M+m)
2、公式说明:
2.1、其中M和m表示通过移动光栅(图例3)的最大和最小光通量,M和m也可表示为直透射和散透射光通量。
2.2、M和m还称作最大或最小透射率或反射率,两者之和为透射率和反射率,不是全部光通量;
2.3、清晰度计有透射法和反射法,透明材料选用透射法,不透明材料选用反射法,但是计算公式是一致的。
图例3:移动光栅结构图
①通过光栅定距离移动,获得最大光通量M和最小光通量m数值并计算C%成像性;
②光栅宽度包括0.125mm、0.25mm、0.5mm、1.0mm、2.0mm,也就是说在每个光栅宽度下都对应一个写像性数值,可单一评定或综合评定。
※小知识:
在光学行业,多数人会把雾度(浊度)和清晰度建立对应比例关系,错误的认为雾度(浊度)值低清晰度值高,完全错了!
图例4:成像性和雾度(浊度)比较试验
图例4很好的说明:雾度(浊度)值相同的两块玻璃片,放在同一规格的背景图片上呈现的成像性差异很大。实际上清晰度和雾度是两个概念,测量模式和方法不同,所使用的仪器结构和原理也是不同,清晰度在某些应用上可以说是高精度的雾度量化管理,并检测出雾度仪无法测量到的雾度量化指标。
写像测定仪ICM-1T(Claritymeter)是检测清晰度、鲜映度、写像性、成像性等光学指标的仪器,通过仪器测量样品的最大光通量M和最小光通量m,并通过计算将清晰度以数据的形式表示出来,帮助用户实现产品鲜映度控制管理。